走進戰爭年代古芝地道的地下迷宮,胡志明市CITY TOUR一次走完知名景點及地標

胡志明市安排的第一個行程是參加購的胡志明&古芝地道一日遊,行程中已包括交通、導覽及午餐等等,安排胡志明具代表性的特色景點,像是統一宮、西貢聖母大教堂、百年中央郵局、戰爭遺跡博物館及古芝地道等等。雖然凌晨3點才抵達胡志明,卻難掩興奮之情大清早便輕鬆步行至附近范五老街集合,門口已聚集許多,準備前往不同的行程的外國觀光客,準備好相機及帶著愉悅的心情來認識這座準備大躍進的城市吧!(20161228紀錄)

最新鮮|越南旅遊文章

快速通關找甘單,通關變簡單

越南胡志明市新山國際機場|VIP快速通關

6月底前⋯⋯新山一機場出/入境快速通關超優。
-準備好護照/機票/簽證即可辦理
-加購SIMESIM可再折50元
-加購代辦電子簽證服務享更多折扣

起程來胡志明前,很多朋友帶著不可思議的眼神問著我,像是「那裡安全嗎」、「好玩嗎」、「一個人可以嗎」之類的問題。其實旅行不用考慮太多,買張飛往陌生的城市機票,走進人群中觀察不同的生活與文化,透過雙腳、雙眼身體力行去印證原本來自於書上或別人口述想像,所以我選擇了這個充滿神秘感的陌生城市。為了更深入瞭解這座城市,可以安排一些不同的半日或一日遊的行程,加上有導遊介紹及巴士接送,可以更快速深刻的認識「胡志明」,特別是第一次到訪的朋友。

統一宮 The Independence Palace   

原本由法國人興建諾羅敦宮做為法屬印度支那總督辦公室之用,南北越戰爭期間為越南共和國的做為總統官邸而改名「獨立宮」,期間遭戰火波及破壞而由建築師吳曰樹設計重建。1975年4月30日西貢淪陷,越共坦克衝破大門而結束了長期戰爭,為紀念越南統一而改名「統一宮」。

統一宮的正面像是個「興」字,從上方看下來有點像是「山」,外觀窗戶上的立柱裝飾可以適當的遮陽及流通空氣的功能。包含總統辦公室、起居室、接待大廳、內閣會議室、宴會所、電影室及餐廳都是開放參觀,其中地毯、窗簾、桌椅等布匹圖案中都是繡有象徵吉祥的「龍鳳」圖案及「壽」字,陳設裝飾則有西式風格,裝飾品及藝術品則為越南在地特色。

接待民眾和接待外賓的場所不同,連座椅的高度也不同,接待外賓的座椅下多墊了一層木板,接待民眾時的高度是一樣的,象徵與民眾平起平坐。卧室看來與現在並無兩樣,但在當時已是相當西化的陳設。

除了統一宮上方直昇機之外,在大門口旁亦有二輛坦克裝甲車,象徵越共於1975年4月30日衝破而統一,結束南北越戰爭。

西貢聖母大教堂Saigon Notre Dame Cathedral

西貢聖母大教堂又稱為「紅教堂」,還有另外一座是新定教堂,又稱「粉紅教堂」,均為胡志明著名景點,參觀時需注意開放時間。紅教堂以馬賽的磚砌築而成,外觀呈磚紅故有紅教堂美稱,兩鐘塔樓高58米顯得相當雄偉,教堂的歷史與法國殖民期間有密切的聯繫,可惜部份磚牆遭以白字塗鴨,甚為可惜。教堂內部安祥莊重,許多虔誠教友點燃純白蠟燭及祝禱,深感神聖的氛圍。

紅教堂教堂內部小祈禱室雕塑及裝飾都相當具有特色,而雕像身後的石磚相當有特色,讓甘單在此躊足許久,感染周圍的片刻寧靜祥和。

教堂前廣場重達4公噸聖母瑪麗亞雕像為1945年羅馬教會所贈。

西貢中央郵局 Central Post Office

緊鄰西貢聖母大教堂的中央郵局為法國於1886年至1891年興建,建築風格充滿法式風情,內部除了可購買郵票及寄信外,以販售紀念品為主。

內部的風格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不過除了挑高的法式風格外,大多都以伴手禮或紀念品販售為主,當然也可以寄明信片,但郵資不太便宜就是了。

教堂外有一些小販販售立體卡片,造型細緻且可愛,忍不住買了幾張卡片,順道在郵局購買郵票準備寄送給朋友。

戰爭遺跡博物館 War Bemnants Museum

戰爭遺跡博物館原名美國戰爭罪惡館,直到1995年美越恢愎邦交始更名戰爭遺跡博物館,除了戶外展示的飛機及裝甲車輛外,館內以戰爭時及戰後的照片為主,主要以戰爭的創痛為主,這也是為何越南在戰後復甦緩慢的原因之一,畢竟原本物質已缺乏的越南接連歷經南北越戰爭及美越戰爭的傷害,美國投入相當大的費用在對抗越共。戰後越南又面臨戰後的創傷,許多受到落葉劑引發的疾病病變,看完之後心中有莫名的傷感。

在紀念館廣場前放了許多早期軍事戰機、坦克等,情境加分不少,有十足的帶入感。

一系列的照片彷彿向世人說明戰爭的殘酷,同時又在中美夾擊中生存,亦敵亦友的角色轉換讓人唏噓。

欣賞越南漆器工藝製作

在前往古芝參觀當年讓美軍屢戰屢敗久攻不下的地道前,因為車程時間頗長,會安排參觀漆器工藝製作,順便讓遊客可以去廁所。

看似普通的漆畫因為加上了貝殼及蛋殼後,反而更加細緻,特別是細節的處理讓人看了直呼不可思議。像是貝殼要先軟化處理後壓平,利用線鋸鋸成需要的圖案或是貼上後修成需要的造型,蛋殼部份則是許多小碎片組合而成。像上圖的裙擺是蛋殼拼貼、斗笠為貝殼修剪後的造型,之後還要以漆上色彩、上油、磨平等等工序,相當複雜,像這樣的一件作品大概需要三個月左右。

光是在展場看到這些作品就令我大開眼界,無論是臨摹或是創作作品,還真有其獨特之處,相當不簡單。

古芝地道-隱藏叢林裡的地下迷宮

身旁導遊說眼前這片樹林是30多年前他還是小孩子時幫忙種的,當時已被美軍先以枯葉劑大量噴灑及B2轟炸機投擲許多炸彈,完全一片死寂,在越戰當時,只要看到一點冒煙就會引來炸戰攻擊。像這樣的房舍是早期就地取材搭建的,至少可以防日曬雨淋,而且還細分為小型會議、織布裁縫、製作彈藥或廚房等功能,每間屋子下幾乎都有隱密地道且四通八達通往其他地方,聽說最長連接240公里,實在是很壯觀。

樹下的落葉撥開時才會發現竟然有個小小的孔蓋,寬度應該有針對越南人瘦小身形設計,體形壯碩的美國人應該會卡在洞口吧!因為有實際在洞裡走40公尺,發覺實在是相當悶熱難受,幾乎是弓著腰來潛行,下半身相當吃力,不一會兒就汗流夾背攤軟無力。

像這樣的地道其實在都市裡也有,可以想像都市裡的下水道就像是這些地道,下雨之後也會滲水或是挾帶泥沙,步行其間既溼且悶,何況是在叢林中又有蛇、蟻、蜂、蟲等危機存在。

除了地道之外,當時還利用竹子、鐵器製作許多陷阱,光是看完示範都會覺得腳底癢癢的。導遊說當時越戰時,越南人死的比較痛快,都是炸彈炸死或是子彈射死,而美國人掉到陷阱時則是痛苦到死,既使是被同袍救起時也是痛苦萬分。

這輛裝甲車在越戰時被一位村姑拿起類似槍榴彈炸壞後就一直停在這裡,而那位村姑在打完二發槍榴彈後也因為後座力震到七孔流血身亡,砲口的小凹洞就是AK47步槍的彈痕。

因為物質缺乏,所以只能用輪胎皮做鞋子,但鞋子上還是有玄機。為了不讓美軍從留下的腳印判斷行蹤,刻意將鞋子的前往方向對調而無法利用鞋印追蹤。

古芝地道還有一區是實彈射擊區,專門提供給遊客體驗實彈射擊娛樂之用,當我們進入古芝地道時不時會有射擊聲響,其實更增加臨場感,叢林作戰的感受更加深刻強烈。

浴火重生的國度

傍晚時分,結束一天行程準備返回胡志明,站在古芝地道旁河岸享受短暫靜謐時光,思緒卻有點複雜。越南深受千年漢文化及百年法國統治影響,在上個世紀飽受戰火摧殘的越南,在經濟上的確不如許多國家,貧富差距也很大,卻看見一座城市日夜不停的為生活在努力,帶著幸福感努力的擺脫貧困生活。從下飛機的計程車飛快的往市區行駛,這座城市的燈紅酒綠生活讓我想到20年前的曼谷,又像30年前的台北橋街景,每個人民都在努力的賺錢生存,為了改善生活更是拼勁十足。

白天胡志明的交通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多到數不清的汽機車在沒有號誌的路口縱橫穿梭,亂中有序的交錯而過,反而讓過馬路成了一項獨特的技能。伴隨汽機車呼嘯而過的是不絕於耳的喇叭聲響,此起彼落的呼應著,彷彿這座城市帶有節奏感的交響樂。但晚上街道路邊小販簡單幾張塑膠椅及矮桌一擺,一杯果汁及一盤瓜子放在桌上,幾位朋友就坐在星空下、馬路邊閒聊,臉上笑容洋溢簡單的幸福感,生活其實很簡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