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港自由行|米其林推薦的魚蛋粉?管它魚漿或天婦羅都好 Bún chả cá 109這碗米線很可以
Bún chả cá 109離瀚江橋頭不遠的峴港市區,離馬路的店面並不難找,與其它米其林推薦餐廳而言平易近人,或許是沒有華麗的外觀吸引大家來拍照,而是用實力來征服大家的味蕾。在越南米線相當普及,但chả cá才是這裡的招牌美食。

最新鮮|越南旅遊文章
- 潘郎秘境探險:閃耀鹽田×占婆古塔×葡萄園採果×奇岩海岸線,走訪越式小鎮慢時光
- 峴港必訪小吃解密!歡迎來Trứng lộn cô Yến 挑戰打破恐懼的美味體驗
- 不建議!峴港這幾間米其林推薦餐廳超普通,決定嚐鮮前先三思
- 說到越南吃到飽,特別是海鮮控,一定要知道這家POSEIDON BUFFET的澎湃海味及時尚風格
- 峴港微醺小酒館BEER LIFE!超CHILL的夜生活,迷你夜貓聚集地和續攤私房酒吧
快速通關找甘單,通關變簡單
Bun Cha Ca 109
很普通的外觀毫不起眼,連米其林推薦的文件只是貼在攤車的櫥窗上而已。在上班時間走進店裡,幾乎都是在地人在用餐,也許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可能都是中午過後才會來,或許因為飯店有供應早餐的緣故。


相較其它在地店家來說,對於觀光客特別熱情,因為店裡的服務人員會用流利英文來介紹chả cá。起先,甘單哥也不理解為何在Google Map上會是「魚蛋粉」,但這家店從196X年就在製作chả cá,迄今已60年有餘,現在也是有販售真空包,但對於觀光客來說那碗熱騰騰的米線更實在。

chả cá其實就是魚漿製作的,在越南很多食物都是chả ,而cá是魚,有點像是火鍋料之類的。但若是以臺灣人的角度來介紹,天婦羅就很貼切。只不過這裡除了魚做成的chả ,有點像是魚餅的外觀,另一種chả cua比較像丸子,兩者相當好區分。


為了方便大家點餐,1至6號簡單幫大家備註中文,除了chả cá(魚餅)和(蟹球)外,還有cá ngừ鮪魚及cá ngừ和cá thu鯖魚,都是切成魚片去煮食。Bún 和 Bún Riêu的主要差別在於湯底和配料,Bún Riêu經常與cua在一起出現,像是蟹肉米線就是。

我們點了2碗6號餐加上單點1片鮪魚,湯底微酸大概是因為加了醃筍,反而讓湯頭很有韻味,而醃筍的嫩蠻加分的,微酸的口感有點像酸菜的味道。魚餅和蟹丸相較各有千秋,但魚餅的口感讓人印象深刻,很愛不愛上這樣的口感及香氣。

嚐這碗米線有很多辛香料可加,生辣椒、辣椒、蒜蓉辣椒及醃小洋蔥。醃小洋蔥可以試試,甘單哥忘了它的名字,但在臺灣打工的越南妹妹很喜歡去越南雜貨店買這個來配飯。也是微酸的口感,可以淋一點汁到湯裡,味道更加豐富。還有一個是蝦醬加什麼的,你們可以拿來沾,但若非必要甘單哥不會主動去試,真的很不習慣它的味道。

鮪魚的話有點偏柴,不見得要點,我們單純試味道而已。

2024年越南米其林指南增加了峴港,但是陸續走了幾家,總覺得都是中上而已,沒有強烈的驚喜感,對第一次來的外國人可能會很驚喜,但對已多次來越南的朋友而言,可能只覺得還OK。但這碗Bún chả cá真的會讓人覺得不一樣,除了美味外,大概也是因為沒聽過、嚐過所帶來的深刻印象。
